本报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戚霄 陈明
为将党的二十大“声音“传递到海内外,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大学生“理论+"领航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通过党史刷、快报、原创音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吹进学校、社区、农村,企业……截至目前,宣讲团已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52场,覆盖23480人次,理论学习“热”起来,校园氛围“浓”起来,宣传报道“活”起来,党的创新理论已经在基层生根发芽。
创新形式讲,使宣讲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
这支由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团成员,天津市社科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天津市新时代劳模宣讲团成员。“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市“青马班”学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获得者、“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等优秀青年学生组成的宣讲团,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为让更多人学懂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将党的理论融入党史剧、快板、歌曲、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觉醒年代之破晓》6场党史情景剧,面向津南区何庄子联合小学、双林街道泓春社区等学校、社区进行线上展演,线上观看近万人次。
宣讲团“国际之声”小分队更是创新活动形式,用多语种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帮助留学生更加深入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同时,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宣讲团指导老师,援外教师霜启飞、高莉莉、罗小如也在师生中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介绍中国近5年的伟大变革和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累计300余名埃塞当地师生聆听到中国声音。高利莉表示:“宣讲团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文教育深度融合,为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培养更多知中国、懂中国的国际友人贡献力量。”
4月以来,天津市“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讲团成员、大学生”理论+”领航宣讲团“民族团结”宣讲小分队,先后走进天津市红光中学、滨海新区塘沽紫云中学,面向300余名西藏班、新疆班学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少数民族学生艾提热巴·买木里讲述自己和身边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真诚感悟,深受师生好评。
深入基层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人寻常百姓家”,宣讲团利用寒假组织201名成员奔赴全国各地40余个城市以各种形式宣讲203场次,覆盖5180余人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在新疆和田地区,天职师大第六批新疆职教支教团、大学生"理论+"领航宣讲团"援疆文教"宣讲小分队,深入和田职业技术学院、策勒中等职业学校、于田中等职业学校、民丰县中等职业学校四所职业院校,开展主题宣讲68场,受众2800余人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宣讲团成员,首届“天津最美大学生士兵”荣誉称号获得者秋思嘉,为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初级中学八年(2)班50名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鼓励学弟学妹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宣讲团成员,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天津市“青马班”学员唐娟面对群众,表达以奋斗者之蓬勃姿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心与担当;宣讲团成员、校“青马班”学员,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冯焯主动加入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团委组织的大学生联盟宣讲团,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推介模式,为高考学子分享校园生活……
据宣读团负责人介绍,今后,宣讲团还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打造“有高度”的宣讲教案,培养“勇担当”的宣讲队伍,通过“接地气”的宣讲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走深走实。(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