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会党支部在渤轻集团党的二十...
我院宣传工会党支部赴天津滨海汽车...
宣传工会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交流...
我院党委(扩大)会学习党的二十届...
举旗定向 守正创新——我院召开宣...
弘扬教育家精神 踏实践行“工匠精...
杨国星:躬耕职教 潜心育人——弘...
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好老师—...
弘扬教育家精神 涵养扎实学识 潜心...
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有温度的教师:...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 踏实笃行,...
党委中心组11月集中学习材料
党委中心组9月集中学习材料
专题四集体学习
专题四学习材料
专题三学习参考——习近平总书记广...
专题三学习参考——中国式现代化专...
内容显示页
当前位置: 媒体轻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鲁班工坊——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创新实践
时间: 2023-10-04

鲁班工坊——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创新实践

吕景泉,戴裕崴,李力,张磊


摘要:在教育部实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实施计划、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平台构建计划、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影响计划“三大计划”的背景下,天津职业教育搭建了促进世界产教融合、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公共平台。通过鲁班工坊在海外开展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合作国培养了解中国技术、熟悉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与世界分享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专业标准、技术装备和教学资源,打造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国际公共产品,形成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小而美、惠民生”的中国方案,系统诠释了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国道理、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


2023年7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在572个职业教育成果奖获奖项目中,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MK.COM戴裕崴作为第一完成人牵头15家天津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完成的成果《模式创立,标准研制,资源开发,师资培养——鲁班工坊的创新实践》位列两个特等奖之一。对该成果进行项目解析、逻辑解构、路径解密,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创新实践的历史进程、突破领域和理论蕴涵。

1

一、鲁班工坊的创新实践


鲁班工坊是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创新示范区与示范区“升级版”,以及“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项目的建设成果为支撑,历经18年的实践探索,理论研究,经验总结,模式推广,与世界分享中国教学模式、专业标准、技术装备和教学资源的实体化平台。2016年以来,天津职业教育发挥整体优势,以系统化、体系化、品牌化设计集结“出海”,在亚欧非20个国家创建了21个鲁班工坊。基于鲁班工坊的创新实践,天津职业院校一是创立了中国本土化、视野国际化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二是主导开发了国际化系列专业教学标准,三是推广了以中国技能大赛优质装备为代表的中国技术产品和优质双语教学资源,四是面向境外师资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标准化进阶式培训培养。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实践探索,创立了中国本土化教学模式,创成了中国国际化教育品牌。


1.鲁班工坊建设历程


2012 年9月,鲁班工坊创建团队参加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提到一个话题,西汉时的汉武帝刘彻曾说过“攻守异形,寇可往,吾亦可往”(这个“寇”,当时是指匈奴)。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和中国“世界工厂”发展,都标志着“攻守异形”了。中国职业教育要继续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同时,也要分享、提供中国职业教育优秀方案,与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同向同行、并驾齐驱、“分庭抗礼”,为人类进步做出中国贡献。据世界权威机构统计,全球青年的职业准备期平均是三年左右。如果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师借助中国模式、利用中国标准、使用中国产品,提高其本土职业教育适应性;青年学生利用职业准备期的宝贵时光学习中国技术、中国工艺,了解中国产品,提升其本土就业服务能力,这对中国、对合作国、对世界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鲁班工坊的初心初愿!


2015年7月,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成为重要任务。鲁班工坊创建团队启动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项目研发方案设计工作。一方面,在项目命名上,王继平、吕景泉、李力等基于“专注技术技能,传承职业文化、体现技能特质、彰显工匠精神、蕴含创新智慧”的考虑,选择了“鲁班(LUBAN)”作为项目的历史文化传承代表;另一方面,基于“体现教学做一体,寓意小巧精致的环境、现代学徒的情境、工作劳动的场所、精湛技艺的传承”的考虑,选择了“工坊(WORKSHOP)”作为项目的空间载体蕴意。“鲁班工坊(LUBAN WORKSHOP)”由此得名。同年12月,鲁班工坊项目研发工作在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建设模式、核心内涵和保障措施等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推动鲁班工坊建设由此进入实施阶段。


2016年3月,中泰两国职业院校合作在泰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鲁班工坊。之后,天津职业院校与英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吉布提、肯尼亚、南非、马里、尼日利亚、埃及、科特迪瓦、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保加利亚、摩洛哥、塔吉斯克坦等20个国家的院校合作建成了21个鲁班工坊,项目建设遍布亚欧非。


2018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当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里斯本见证了欧洲葡萄牙鲁班工坊项目合作签约。由此,鲁班工坊成为元首引领外交的重要合作项目。


2021年4月,非洲第10个国家的鲁班工坊在非盟总部所在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揭牌启运,非洲鲁班工坊东西南北中空间布局蓝图实现,这标志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非洲鲁班工坊三年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提出,未来三年将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建成10个鲁班工坊。当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中国将继续同非洲国家合作设立鲁班工坊。从此,鲁班工坊开启了以“聚焦中亚,继推非洲”为特征的发展新征程。


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利雅得举行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提出,推动在阿国建设更多鲁班工坊。


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陕西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主旨讲话中提出,在中亚国家设立更多鲁班工坊。


亚洲鲁班工坊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对鲁班工坊品牌创建、推广应用及策略优化做出了基础性贡献。欧洲鲁班工坊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是鲁班工坊品牌进入推广应用阶段的重要标志。非洲鲁班工坊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是鲁班工坊品牌要义的集中运用。泰国、英国、印度、葡萄牙、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鲁班工坊完美诠释了鲁班工坊的核心要义,系统应用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是鲁班工坊品牌创成的重要支撑。天津职业教育和院校着眼国家外交大局,基于合作国政治安全、经济发展、教育现状、资源禀赋以及语言文化等要素的综合考量,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


2.鲁班工坊显著成效


鲁班工坊遵循“平等合作,优质优先,强能重技,产教融合,因地制宜”五项原则,遴选了包括泰国大城技术学院、英国奇切斯特学院、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埃塞俄比亚技术大学等在内的一批合作院校,联动了以中土、华为、海尔、亚龙、中材、天煌、骥腾、中联重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合作企业,同时对接了中泰高铁通运、中国—澜湄合作、中巴经济走廊、金砖投资项目、亚吉铁道运营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在亚欧非境外“落地”开展了铁道交通、机械电气、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50余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合作层次从中职、高职、本科到工程硕士;此外,还输出设备5000余台套,配置工位近2000个,培养当地学生近万人,为13000余人提供了技术培训,惠及中外企业和院校千余家。


2022年8月,中国政府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全球123个国家代表,50余个国家的教育部部长、驻华大使、国际组织负责人等700余人参会。同期,鲁班工坊建设成果展”“一带一路”合作与“鲁班工坊”建设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运用EPIP开发的“鲁班工坊赛道”,成为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主力赛项”。在大赛中,鲁班工坊中外师生联队斩获了全部金牌的60%。


3.鲁班工坊实践研究


鲁班工坊建设团队不断探索,持续研究,在项目建设初期就确立了鲁班工坊核心要义为12345,即一块品牌,两种功能,三条路径,四个内涵,五项原则。其中,一块品牌是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两种功能是指实施学历教育与技术培训;三条路径是指实施校校责任主体合作、校企协同依托合作、校府项目支持合作;四个内涵是指以中国本土化、视野国际化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为教学模式,以中国院校主导开发的国际化专业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等优质赛项装备为主要载体,以师资培训先行及教学资源开发为必要保障;五项原则是指平等合作、优质优先、强能重技、产教融合、因地制宜。此外,建设团队还提出了核心要义的金字塔(静态)和双螺旋(动态)构型,在鲁班工坊项目溯源、要义运用、标准体系、策略运营等方面取得了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并以鲁班工坊、EPIP为主题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近30项。此外,建设团队还出版《鲁班工坊》《鲁班工坊核心要义——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鲁班工坊(LUBAN  WORKSHOP)解析》《鲁班工坊研究:溯源·要义·标准·策略——吕景泉“鲁班工坊”主题论文集》《鲁班工坊  品牌·内涵·布局·目标》《鲁班工坊纵览与博观》《世界上首个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研究》等中文、英文、葡萄牙文、泰文多语种著述20余部,发表主题论文百余篇,举办国际性高端论坛、学术年会10余个。

2

二、鲁班工坊的创新突破


鲁班工坊的实践有效解决了中国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教学模式盲从、教学标准依赖、教学装备模仿、教学资源照搬、教学效果不彰等问题,系统解决了直面世界产教融合、国际产能合作,开展境外职教合作的内涵依托问题,成功解决了中国职教“出海”,与世界分享教学成果的路径、载体、保障问题,构建起面向世界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资源体系与话语体系,深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教学理论创新与重大改革实践突破,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引起重大反响。


1.以模式创立确立中国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鲁班工坊的项目建设与品牌运营就是沿着这样的逻辑主线,通过中国本土化教育教学实践,创立了中国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


2005年,吕景泉教授创设“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奠基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的专业应用层级。2012年,在长期开展中德、中西(西班牙)、中日、中加(加拿大)、中新(新西兰)等合作办学基础上,建设团队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以中国当代职业教育实践为起点,转化了墨子的“行为本”“名实耦”思想,发展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创新了黄炎培的“建教合作”思想,将古今中外的教育理念、模式、经验在中国大地“耦”合,创立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同年11月,出版《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程》中文版,奠定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的课程应用层级。2013年,该书英文版出版,在东盟国家推广应用。2014年,系统提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产教融合机理,丰富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的办学应用层级。建设团队相继出版《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业机械手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等系列规划教材(教学资源),拓展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的实施应用层级。“推广”“推行”“推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相继写入《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产教城融合,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的意见》《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白皮书)2012—2022年》、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和基础,以工程实践为导向和贯穿,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和归依,以真实工程项目为统领的适合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任务清单项目”中《EPIP教学模式——中国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等8部中外文系列专著出版,60余篇EPIP研究论文(中外文)发表,泰国哲仁、葡萄牙卢卡斯、埃塞俄比亚特萨利为代表的一批EPIP专家教师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推广应用。“发挥已建立的泰国、葡萄牙、埃塞俄比亚等国EPIP教学研究中心作用,给更多境外合作伙伴带去先进的教学模式、优质的教育装备”,载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白皮书)2012—2022年》。在首届“鲁班工坊”与“产教融合”国际论坛、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来自10余个国家的22位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向全球演绎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应用与推广成效,推动了海外中国职教研究,提升了中国职教的影响力。


可以说,班墨文化、生活教育、建教合作是中国职业教育“EPIP”模式、鲁班工坊品牌的底层逻辑。创立中国职业教育的本土化模式,创成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品牌,是中国优秀传统职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成果。


2.以“四递进”实现国际化专业标准落地生根


2006年,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教指委主任委员,吕景泉教授带领团队运用“核心技术一体化”开发了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学标准。2009年,教育部组织制定《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团队开发了机械、信息、自动化、交通、铁道等32个类的专业教学标准。这些标准于2012年由教育部组织出版并在全国推广应用。鲁班工坊的国际化专业标准是以此为基础按照“四递进”的逻辑推进的。


第一“递进”,联络产业、行业、企业、职业要素,研制“中国式”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天津职业院校自2012年起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组织开展了50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工作。


第二“递进”,组织专业教学试验班,开展国际化教学观摩与成果验收。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首批开发了27个专业标准,并组织实施了243个试验班。经过验证和总结,团队于2015年完善了50个专业标准并集册出版。基于此,“国际化专业教学竞赛”“国际化专业说课观摩”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期活动每年列定的必选项目。


第三“递进”,通过鲁班工坊,中外合作院校、中外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国别性”专业教学标准。2016年以来,天津院校结合合作国当地实际,会同中外企业融汇产业、行业、企业、职业要素,开发了一批适应合作国需要、满足合作学校要求的专业标准。截至2022年,团队完成105个国际化专业标准研制,并集册出版。


第四“递进”,在境外“落地”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纳入合作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在“国别性”专业标准的境外应用中,有13类50余个专业“落地”到21个鲁班工坊中,纳入合作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为项目实施奠定了标准基础。


“四递进”的实施将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与境外合作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境外合作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与境外当地产业企业需求相契合,全面提升了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3.以资源开发为牵引分享技能大赛教学设备


2008—2019年,天津作为主赛场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赛项设置升级和先进技术融入的过程中,天津市成立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中心,主动开展了竞赛资源成果转化工作,将技能大赛的理念、标准、装备、资源“具化”到专业建设中,“渗入”到课程教学中,“拓展”到中外合作中,奠定了中国职业教育与世界深度分享、互学互鉴的资源基础。


在鲁班工坊项目建设与运营中,建设院校联动中外企业,开发了近40个优质赛项;同时,基于各类技能竞赛赛项标准,研发了工程化、实践性、创新型、项目式教学资源130余部套。2010年,吕景泉教授牵头开发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首次实现中国赛项走进东盟技能大赛;团队开发的三个赛项相继纳入该赛事并连续举办。2011—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置“国际赛道”,邀请国外选手走进中国大赛,最多时达到8个赛项同场竞技。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以来,世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助力中国选手获奖,涉及中国金牌选手总量20%以上。2022年,团队主持了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设计和赛场组织实施工作,并兼容性开发了13个竞赛类赛项,奠定了“鲁班工坊赛道”的竞赛标准和竞赛载体基础,为世界职业院校师生的技能交流搭建了高质量平台。


4.以本土师资建设为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


天津职业院校成功探索了新教师“入岗、适岗、胜岗”三年三阶段培养机制,完善了“双师型”素质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实施了“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分工协作计划,并将其运用到鲁班工坊建设,为合作国开展进阶式EPIP师资培养培训。


2016—2019年,建设院校连续开展了五期印度鲁班工坊教师进阶式培训,32人次接受了培训。2019年以来,为阿布贾大学培训教师累计44人次。2021年以来,以埃塞技术大学在华留学的硕士、博士教师为主体,组织实施了四期(每期90课时)专业培养,为埃塞鲁班工坊承担东非EASTRP世行项目培养了高水平教学骨干。建设团队创设了“鲁班工坊建设双语能力提升”国培项目,持续打造“双语、双师、双能”中外教学团队。截至2022年,建设院校已实施了近80期国外教师研修项目,培养外方教师840余人次,培训中方教师920余人次,总时长达1.3万课时。


从技术装备选择、设备安装调试、教学模式运用,到参加中国大赛;从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从教学资源开发、双语教材编制,到优化学生培养、员工培训评价方式;从鲁班工坊项目管理,到自主运营自主发展,鲁班工坊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实现了合作国本土教师实施本土化教学、开展本土化培训的建设目标,为鲁班工坊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3

 三、鲁班工坊的创新启示


鲁班工坊,源自天津,成在中国,功予世界。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开拓创新的成果集成,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质升级、自主创新的成果集成。鲁班工坊,是天津职业院校办学成果、教学改革、领导水平、服务能力的集成“呈现”,是天津职教人勇担当、敢作为、干实事、讲奉献的集成“展现”;是中国职教人勇于实践、敢于开拓、求真务实、家国情怀的集大成!


鲁班工坊的创新实践,聚焦在创立中国本土化教学模式,创成中国国际化教育品牌。鲁班工坊的创新实践表明: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已经步入从低水平迈向高水平的新阶段,形成了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输入”与中国优质职业教育“输出”并举协行的新特征。2018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18次就“鲁班工坊”做出重要论述。它是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教育合作、国际产教融合领域开辟先河的大事,是近代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鲁班工坊,是中国职教人响应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的生动实践。(2023年10月3日)


图片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5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吕景泉,戴裕崴,李力,张磊.鲁班工坊——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创新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5):86-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