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COM马克思主义学院实岗锻炼干部 赵亚娟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思政教师成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与遵循,思政教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筑牢信仰之基、本领之基、品德之基、使命之基,方能当好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
践行明道信道,筑牢信仰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筑牢信仰之基,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第一素质。
明道,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学习,不断自觉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理论涵养,讲好“真理的味道”,让同学们在道理中感受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信道,就是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引导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践行苦练内功,筑牢本领之基
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一重要论述为思政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适应新形势需要苦练内功,提升本领。
首先要在教学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本着以赛促教的宗旨,本人在各级各类思政比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6项,局级奖项2项;其次要在科学研究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本着以研促教的宗旨,本人主持省部级社科基金1项,局级课题5项,公开发表论文12篇。每一项成绩的背后,都是对苦练内功的生动诠释,是对提升本领的全力以赴。
践行行为示范,筑牢品德之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行为世范”反映了师者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为人师表的德性要求。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好思政课教师,需要筑牢品德之基。
首先要锤炼品德修为。作为思政教师,品德修为是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基本要求。通过锤炼自我的师德水平,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实现言传和身教的有机统一。其次要坚持修身立德。师者,人之模范也。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修为是为了更好的立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践行乐教爱生,筑牢使命之基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思政教师承担着“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更需践行乐教爱生。
作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触动学生的心灵。无数的实践证明,教育的堡垒是被爱所征服的,爱是教育的灵魂,有爱才有教育。本人始终遵循“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予学生关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走进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作为一名好老师,其次要关注学生成长。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敏锐捕捉学生思想、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回应学生的青春之问;要注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思想的真理、鲜活的道理、人格的魅力成为学生喜爱的思政教师。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本人将继续秉承忠诚与热爱,信仰与担当,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路上坚守好思政阵地,做好育人大先生,书写育人大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