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周显晶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六要”根本要求,努力做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大先生,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须胸怀“国之大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的核心任务与核心使命在于教育引导学生胸怀家国、胸怀天下,做心胸开阔、志向远大之人。有信仰的人才能讲好信仰,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旗帜鲜明讲政治,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领广大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须胸怀“师之大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塑造人心灵和灵魂的伟大事业,师者必须以“仁”为己任,仁爱之心是师德之源泉,热爱学生是教师厚重的职业底色。思政课教师要把丰厚的感情投入到对课程的孜孜以求中,把丰富的知识投入到对学生的热爱培养中,做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循循善诱,教导学生;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因此,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当牢记“师之大者”应有仁爱之心。
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须胸怀“道之大者”。
传道授业解惑是师者天职,思政课是一门教授理论的课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只有彻底了,理论才能说服人。作为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要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在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基础上,不断拓宽知识边界,这样才能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清楚。要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中外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教育引导学生勇于承担起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使命。因此,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当牢记“道之大者”,厚植弘道情怀,做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忠诚弘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