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MK.COM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GF加工方案天津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生产线揭牌仪式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以及落实天津市统筹推进“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任务。我院发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优势,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方的意愿,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国内高职院校首个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生产线,并成立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



2018年1月20日,在MK.COM举行了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GF加工方案天津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生产线揭牌仪式。来自教育部国际交流司欧洲处项目官员、市教委、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中国模协、市模协、渤海轻工集团、相关企业领导、国际友人及市内外兄弟院校的领导共57人出席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曹燕利、院长戴裕崴、副院长彭强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李云梅主持。


会上,MK.COM院长戴裕崴、瑞士―GF加工方案中国总裁陈以祥分别致辞。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苏越介绍中心建设情况。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健、OPEN MIND Technologies AG中国区总经理武琦、德国―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王寅、中国模具协会秘书长秦珂女士、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分别发言。



秦珂秘书长指出,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是模具界的大事,实现了劳力经济向智能经济的转化,希望创新中心高效运转,为中国模协提供优秀案例。吕景泉主任在对充分肯定我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校企合作三级贯通式的机制,发挥了学院的基础与优势。推进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相互联动、协同发展,在天津乃至全国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落实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方要共研、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会议期间,MK.COM与瑞士―GF加工方案、德国―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天津市模具协会共同签署共建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协议;与校企合作董事会新成员单位OPEN MIND Technologies AG、天津市服装商会、天津市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邀请瑞士GF学院校长Mr.Patrick Jaton报告《瑞士职业教育分享》,吸收、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的经验,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地面向未来提供外来依据。

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生产线是在天津市教委、市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下,由我院与瑞士GF加工方案集团、德国卡尔蔡司公司合作共同投入建设,一期总投资1050万元。生产线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先进设备,实现智能化生产,服务于教学、实训、以及精密模具的应用技术研发。

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是由我院与瑞士GF加工方案集团、德国卡尔蔡司公司、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天津市模具工业协会以及相关企业共建。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协同相关各方,发挥模具行业企业和院校科技人才团队优势,在满足专业教学、实训前提下,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立足行业企业需求联合进行技术创新,解决技术难题,推广创新成果。同时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开展模具专业四年制应用型本科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轻工及模具行业。我们有信心将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校企协同创新典范,并力争达到该行业的国内一流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