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职院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组团队清明假期加班彰显工匠精神
“听风听雨过清明”,料峭春寒又冷。尽管清明假期如约而至,但MK.COM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依旧不分昼夜、灯火通明。而此时,李云梅副院长带领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组团队10余人,从4月2日到清明节假期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已有7天,只为大家心中共同的目标――做好新能源类专业资源库项目最后把关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历经三年的建设,在30所联盟院校、24个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资源总量达到24000余条,注册人数达到27000余人,真正实现能学辅教的功能。由于资源库数据来源甚广,数据整理工作量巨大,项目总结报告4万余字,统稿难度非常大。在工作中,建设团队成员不怕苦、不怕累,对资源库中的大量数据逐个核实,对学习平台中的资源逐条审核,随时外地连线酒泉职院、佛山职院等其他院校的近100名教师,以确保资源库学习平台中资源、数据严谨无误;在项目总结报告统稿阶段,成员们铢锱必较,请来职业教育专家莅临指导,以确保报告措辞规范,报告突出实效。与此同时,团队还同步跟踪资源库网站建设情况,确保资源库网站有效运营。
“这个词用‘助力’会更妥当”、“ 闯关答题界面再抓一个截图”、“课程数据再核对一遍”,时针专注的跨过0:00分进入下一天,会议室里项目组成员专注工作着,对总结报告修改下一遍。“总结报告4月3日版”、“4月4日22:30版”、“中午1点版”、“半夜版”……“总结报告定稿版”,最终上报版本的每一个数据都是项目组成员反复核对后的成果,每一个字都凝结着他们的心血。

诚然,这种严谨、坚持、专注、专业的付出,需要项目组成员克服巨大的困难。他们大多数白天有教学或其他工作,完成本职工作后继续为项目出力;他们有的为人父母,撇下孩子加班一边听着电话里孩子的声音红了眼圈,一边不间断继续手头的资源库项目;他们有的出差一周刚下了飞机、抽空扫墓归来、带孩子看病后,直奔学校为项目出功尽力……
凌晨3点、清晨5点,项目组成员下班了。草地里的春雪依旧酣眠,天空也还在酝酿下个白日的光亮,但项目组成员心中“轻工人“事必于细、精益求精的匠心依旧充满活力、激情昂扬。

数百位老师的辛勤耕耘,无数次的会议研讨,把资源库的蓝图变为现实,并以“鲁班工坊”为载体,将资源库走出国门,为“一带一路”国家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这是一条新时代的长征路,这条路没有终点,只有更高更好的下一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