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由我院戴裕崴院长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海外鲁班工坊建设的标准化模式研究》开题评审会在学院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来自教育部,中国教科院、天津市教委、天津市教科院及高校的8位领导、专家参加了开题评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王扬南所长担任专家组组长。会议由我院副院长李云梅主持,天津市参与鲁班工坊建设和课题研究的7所院校的院校长、课题组20余名成员参会。

课题开题评审会会场
会议首先由课题负责人戴裕崴院长就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进度、预期成果等方面做了课题开题汇报。随后,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于兰平院长、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刘恩丽校长、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张维津院长、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刘萍校长、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褚建伟院长等5个院校校长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泰国、英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的建设情况、模式研究等进行了开题汇报,此外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于忠武院长就泰国鲁班工坊三期建设、吉普提鲁班工坊建设也做了汇报。

戴裕崴院长进行课题开会汇报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作为专家组组长首先对我院获得国家教育规划课题立项表示了祝贺。他指出,鲁班工坊是天津市原创、首创并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通过3年的实践,很有必要进行标准化的研究,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全面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构建标准化模式并应用推广,拓展鲁班工坊的功能,让鲁班工坊更有生命力,推动鲁班工坊真正成为我国对外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扬南所长对课题研究提出建议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副主任李志宏对课题提出很高的期望,他希望课题研究视角应该立足天津,放眼全国,做好全国范围内的调查研究,可以先出一个1.0版本的标准,随后可以申请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继续2.0版本的研究。

李志宏研究员对课题研究提出建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孙诚从宏观层面对课题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她认为该课题要进行宏观政策研究、标准化的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现状研究,研究鲁班工坊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署之间的关系,探索鲁班工坊的可持续动力机制,梳理出不同国家鲁班工坊的发展规律,合作的成功点。

孙诚所长对课题研究提出建议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潘海生建议课题研究要定位在建设标准,进行溯源研究,构建鲁班工坊建设的原模型。

潘海生副院长对课题研究提出建议
此外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高职高专处杨荣敏处长、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中职处狄建明处长、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杨延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给出意见和建议。
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选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子课题之间前后呼应、相互协同、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课题论证合理、条理清晰,课题组拥有很强的研究力量和很好的研究基础,相信能顺利地完成相关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专家们还就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以及一些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开题。
戴裕崴院长代表课题组成员感谢专家们对课题研究的充分肯定以及所提出的启发性建议,表示将充分听取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进一步深化研究思路和研究计划,通过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协作和集体攻关,优质高效地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
最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吕景泉副主任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总课题及子课题的研究及充分准备给予了肯定,并提出鲁班工坊要打造四把利器,一个是EPIP教学模式,一个标准化的建设模式,一个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备,一个是国际化教材和教学资源,坚持国际性、融合性、开放型和服务性。各院校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推动鲁班工坊工作的开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成果导向进行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吕景泉副主任作重要讲话
此次课题开题评审会气氛热烈,效果显著,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专家组指导后信心倍增,表示将深入实际,潜心研究。本次开题评审会对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为鲁班工坊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与会专家与课题组全体人员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