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 为学院科研工作保驾护航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党员,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底线思维,把好自己的“关”,做到严纪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把握好核心原则,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党员教师的廉洁自律,最直接的体现来自在本岗工作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作为高职院校科研部门的一名党员教师,我深知廉洁自律、永葆正气在维护端正的科研学术氛围中的重要作用。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一个风清气正的科研学术环境是高职院校有效开展科研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强科研廉政建设,可以为高职院校构建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外在环境。高职院校是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通过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形式,将严谨的治学精神、廉洁的治学风气、端正的治学态度有效融入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能够为高职院校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环境,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科研学术工作的公平性。在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下,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够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自觉主动地用制度和规则进行自我管理,做到严谨治学、端正做人。
加强科研廉政建设,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影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来自教师,科研廉政建设的开展,能够引导教师重新审视自身开展科研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开展科研工作的目的,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指明方向。同时,科研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让科研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成果的审核和认定中,通过对评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评审手段的不断优化,科研成果的质量得到科学把关,有效杜绝了各类学术不端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效率和价值。
作为学院分管科研相关工作的教师,在从事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5年中,我通过理论学习和不断地深入实践,更加深刻领会到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对进一步强化科研廉政建设工作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树立牢固的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高职院校教师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主体,只有进一步夯实广大教师廉洁从教、潜心治学的思想基础,才能切实巩固高职院校科研廉政建设的思想防线。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筑牢党支部廉政建设的基础,在支部内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重点宣传廉洁自律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重大意义,引导支部党员教师树立正确的学术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积极践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廉政修养。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学习,以理论知识武装头脑。首先,要强化对党风廉政教育学习的重视程度,充分保障学习的时间,注重学习的效果。其次,要丰富学习的形式,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交流座谈、实地调研、榜样推介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教师科研工作开展廉政专项学习活动,引导教师在深入学习的同时,能够自觉主动地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强化理论,强化科研廉政建设的效果。此外,要充实学习内容,在对《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学习材料进行认真研读和领悟的同时,收集和整理蕴含的清廉元素及廉洁思想的历史典故、名人故事和科研廉政的先进人物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广大教师“学廉、思廉、践廉”。
三是进一步强化科研廉政制度建设,强化科研规范管理。优化和完善学院已有的科研制度体系,特别是在预防和惩治学术腐败方面要形成长效机制,细化具体内容和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科研风险防控自查自纠机制,定期举办科研廉政专题培训,邀请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专家对学院教师进行科研风险点的梳理和科研廉政相关制度的解读,帮助教师更好地预防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相关事务的公开,做到公正透明,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