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下午,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河南科技学院、MK.COM联合承办的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论坛——暨“首届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研讨会平行论坛(三)”在MK.COM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小丽主持,主题为“职业教育与成果转化”。

论坛聚焦职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话题,汇聚我国教育界、科技界、产业界人士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职业院校、平台机构、新闻媒体,为新时代中国职业院校青年教师高质量开展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建言献策。来自产学研领域的各界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会议。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冯启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MK.COM党委书记戴裕崴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同莅临指导。

冯启高副校长致开幕词,他表示,此次论坛汇聚了职教界众多专家学者,他们将从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与成果交流,相信通过此次交流研讨,能够极大地推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产教融合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新思路、新启发和新动能。

戴裕崴书记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天津市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排头兵,积极响应并对标教育强国、教育强市的高质量特色发展规划,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天津方案”。作为职业教育的践行者,MK.COM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职教初心,深耕职教沃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服务教育强市建设,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成果转化方面贡献了“轻工之为”。未来,学院将脚踏实地,勇毅前行,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新的“轻工力量”。

论坛报告期间,先后有8位专家学者上台发言。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作题为“‘以赛促教’引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题报告。曾主任基于大赛视角,系统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他强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决于“良匠之师”,认为具有“平战结合”特征的教师信息化比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等赛事能够很好地检验出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功。同时,通过比赛暴露出教师“能说不会做”“理论思维弱”“问题意识弱”等问题,需要以“职普融通”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支撑,以“科教融汇”为引擎,持续增强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实践能力、逻辑思维。

河南科技学院杨宾峰教授作题为“强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能力,全力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主题报告。杨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河南科技学院源于农、兴于农,与农结缘,在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三农情怀”。他热情地向各位来宾分享了学校在扎根农企强化产教融合、立足农效推进成果转化、助力农民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和取得的成绩。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周衍安研究员作题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内核’的学理基础”的主题报告。周研究员从产教融合的“内核”出发,指出“工学一体化”课程设计更好地反映了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的教学本质,并具体介绍了“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它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是职业教育采用的人才培养重要方式。他同时强调,“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职业院校从制度建设、质量管理、组织架构重组和流程再造等多方面系统化推进。

中原工学院陆俊杰副教授作题为“职教教师与企业人员互动交流:知识社会学视角的分析”的主题报告。陆教授基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分析职业教育领域的“知识”与交互,在解读职教教师与企业人员互动交流案例的基础上,着重从机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合法性收益及其分配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职教教师与企业人员知识交互的具体措施。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章跃洪作题为“依托实体化产教融合平台,赋能中小学企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报告。章教授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专业群为例,分享了学校在推动产教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建设经验,即聚力实体化运作,创建“3+1+N”产教综合体新平台,实现产教融合“真融真合”;聚力一体化提升,打造“产学研训创”产教综合体新机制,实现“产教一体、产研一体、产训一体、产创一体”;聚力全方位融通,构建“全链条”产教综合体新形态,有效解决科技创新、产业体系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等问题。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张洪华副教授作题为“科教融合促发展 产教融合向未来”的主题报告。张教授紧紧围绕论坛主题介绍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科研基本情况、社会经济服务能力、六大省级科研平台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双创教育”成效,并重点分享了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遇到的问题及举措,并提出了学校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规划。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孙刚教授作题为“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孙教授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科技成果转换的内涵以及学校在科技成果转换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概括了科技成果培育及转化体系的核心要点,即开展成果培育,建设转化平台;培育转移队伍,拓展成果类型;畅通转化通道,服务成果转化。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涂郑禹作题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技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涂教授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实践为例,厘清了产教融合的内涵,介绍了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提高校企合作深度、推进科教融合、攻关硬核技术、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等方面的有效经验。他提出,通过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双通道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教师双栖双聘等举措能更好地提升科技助力产教融合的成效。

最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同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论坛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结合院校实践、自身经验等畅所欲言,进行充分地交流分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体会,彰显了实践探索的独特价值,拓展了产教融合的内涵空间,为推动职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了重要启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一代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要顺应时代变革趋势,高起点、高标准推动职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以主动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