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要求,落实天津市教育两委关于思政课教师磨课大练兵和“拿手一课”的要求,纵深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12月22日,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第一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磨课练兵”。此次磨课练兵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侯辰俊、李婷、吕传旭、王一珂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四位教师的展示内容分别选自《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四门课程。侯辰俊的《我心中的“爱国三问”》以崭新视角给大家讲述了不一样的爱国主义,提出“爱国三问”,发人深省,鼓励广大青年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李婷的《“脖子保卫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通过讲述“卡脖子”的切肤之痛,既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与不足,同时又砥砺我们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吕传旭的《邓小平为什么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生动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背景探讨了邓小平的思考和回应。王一珂的《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中西对比,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三个维度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文柱对四门课程磨课教师展示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点评,从不同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每位教师所展示课程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就如何打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思政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岁末年头,郑文柱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各项工作进行了针对性梳理和总结,肯定了成绩、查找了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他强调,全体思政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注重理论武装,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大思政”教学理念,做到常学常新、温故知新,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要调研先行,把学生心目中的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要贴近学生、贴近校园生活、以鲜活的案例为学生答疑解惑、启智润心;三是要担负起思政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使命,持续深化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发展,努力打造“思想有高度、理论有深度、历史有厚度、案例有信度、情感有温度、表达有力度”的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凝聚共识,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