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做学生心灵的引路人,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正确引导学生的情绪,成为‘心灵的捕手’,这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能力,更是一种良心!”——今年是魏玮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第六年,作为MK.COM艺术工程学院的一名专职辅导员,在教育的旅程中,工作时间越久,魏玮越发深深体会到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有着鲜活的个性,他们的情绪在外表的掩盖下,有的悲伤忧郁,无处诉说,有的波涛汹涌,不能自控。这些情绪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水,有的最终会奔流入海,有的却在半路干涸,找不到尽头。魏玮深知,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有办法、有方法去面对这一切。
在新生报道后的一次班会上,魏玮注意到一个特殊的身影,她就是李璐(化名),李璐独自坐在角落里,身边似乎被一层无形的阴云笼罩,眼神如同迷失在雾海中的航船,寻找着归途的光。
不经意间捕捉到她那份不易察觉的忧伤,魏玮就在平时的工作中尤其注意对李璐的深入了解。通过查阅她的档案,和她的亲人联系,以及和班级同学的沟通,魏玮了解到李璐生活在单亲家庭,因遭遇家庭变故,变得性格内向,情绪低沉,曾经有过心理治疗历史。
有着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的魏玮知道,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成长阶段爱与情感的缺失,除了专业的治疗方法,爱与陪伴才能弥补内心的缺憾,成为照进心灵的那道光。
在关注李璐继续治疗的同时,魏玮开始寻找合适的时机,以朋友的身份多与李璐交流。有时她会在课后去李璐的宿舍,并不提及她的心理状态,只是和她及室友们随意聊一些生活中的点滴。有时也会让李璐做一些班级工作,尝试从细微之处了解她。同时,魏玮经常在班级中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理性平和地看待心理问题,鼓励无法解决自己问题的同学敢于站出来寻求帮助。
“有一天夜晚,李璐突发胃病,我得知后赶到她的寝室,见她疼得满头大汗,立刻带她去了医院。医生说,李璐是急性肠胃炎,需要输液治疗,我就整晚陪在她身边照顾她。第二天我收到了她的信息:‘老师,真的非常感谢您!’那一刻我知道,这个孩子终于开始与我建立信任。”魏玮说。
之后的李璐渐渐对魏玮放下了防备,经常在课后来辅导员办公室,找她讨论一些学业和生活中的问题。
魏玮笑着说,有一次,我的一名同事因为经常看到李璐,向我问道;“这是你的女儿吧?”我和李璐相视一笑,李璐看我的眼神也微微动容。我趁热打铁,半开玩笑地对她说:“闺女,以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跟妈说啊!”。
在那之后,李璐渐渐向魏老师倾诉内心的困扰——家庭的变故、学业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一次次倾听,一次次促膝长谈,使李璐渐渐敞开了心扉,师生的心灵也彼此靠近。
笑容渐渐回到李璐脸上,魏玮也有了新的思索,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因遇到挫折而丧失了勇气和动力,只有帮助其重新树立信心,一切心理问题才能烟消云散。“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更要帮助学生找到自我,看到潜能,并超越自己,取得成绩,这样不仅能根治心理问题,更能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魏玮说道,在接下来的相处中我们讨论了她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当我们共同展望未来时,我看到李璐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憧憬与渴望的光芒。我鼓励她参加社团和志愿者活动,尝试新的事物。
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主动出击,李璐逐渐展现出了她的才华和潜力。与此同时,魏玮也感觉到,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让她离阴霾更远一步,离阳光更近一些。
“回想几年来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我的心中充满感慨,第一次促膝长谈,第一次在她脸上看到笑容,她第一次在社团完成书法作品时的自信,第一次当选优秀大学生时的喜悦......”相互陪伴走过四季的更迭,魏玮倾听学生的梦想与忧虑,感受到学生的每一次成长与蜕变,给予学生坚实的支持与鼓励。“这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宝贵而温暖的回忆。在那些日子里,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和家人。”魏玮说。
“李璐的故事并没有因为毕业而结束,这份经历也成为了我教育生涯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让我更加坚信,爱和教育的力量可以唤醒和激发人的潜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灿烂绽放。我将继续以辅导员的身份守护更多的学生,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重要阶段,并见证他们的成长与蜕变。我深知,这份师生之间的爱与希望会永远传递下去,生生不息......”
|